对生命的疑问 对神的疑问

在大学里,我们踌躇满志,希望能把世界改变得更好……

作者:威希瑟

每个人都提醒我,我是斯坦福的学生。斯坦福——这所西部的哈佛、北部的迪斯尼,在每年六月都会培养出上百位世界领导人。在这里上学我们斗志昂扬,期待有一天能发挥自己的所有才能改变整个世界,让它变得更好。“你们必定有所作为!”“力量就握在你们手里!” 我们经常听到这些格言并希望天天在生活中活出这格言。这所学校所推崇的世界观不允许学生出现任何弱点或道德问题,承认自己需要救赎等同于承认失败。

在迈进斯坦福大学的那一刻,整个世界拜倒在我的脚下,等待着被我彻底改变。整个大学期间,我不停地参加各种政治会议,听有关种族主义和社会公正的课,并把自己投身于社会服务。我坚信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改变整个世界。我不仅辅导平困小学的孩子,还在收容所里整日忙碌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同时也会收集吃剩的食物分发给那些饥饿的穷人。但是,我越想改变整个世界,我就越发沮丧。在这期间我到处碰壁,例如官僚主义、冷漠、罪等等……我开始思考,也许人性急需一次彻底的省察。

正是在这段时间,一个好朋友挑战我去读圣经。实话说,我在进入大学之前就讨厌读经。我认为整本书充满了性别歧视、同性恋歧视以及自以为是,一句话概括它——那就是心胸狭隘。你知道吗,我从小就是在“圣经地带”长大的。在整个高中阶段,凡是我遇到的基督徒朋友,并没有帮我了解圣经,他们似乎更加在意如何借圣经给我灌输信仰方面的东西。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会因自己的自由行为而下地狱。直到大学的朋友挑战我圣经方面的知识时(这些零碎的知识主要来自于小时的主日学,以及大一文学课上对历代“文学名著”的学习),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实际上对耶稣和祂的门徒知之甚少。

于是我开始读经。有一天晚上,我在路加福音中读到一则故事,讲述一个妇人在某座城里过着罪人的生活。当耶稣还在一个重要的人家里坐席的时候,她来到耶稣面前在祂脚下哭泣。当我细读这则故事时,我渐渐明白这个妇人需要的乃是耶稣的一句宽恕,来消解她内心的疲倦、抵御她生活中的软弱。我从未读到一本书,能像圣经这样让我觉得自己和故事中的妇人如此相似。和她一样,我也深感自己的疲惫和软弱——疲惫于为公益事业奔波操劳,疲惫于作一个充满自信、独立好强的女人,疲惫于遮掩个人生活中的羞愧。我当时痛声大哭,呼求道:“主耶稣啊,如果你真的是那一位独一真神,如果你依然是历史中的那位主,我渴望你能走进我的生命。” 耶稣在2000年前对那位妇人所说的话同样回想在我的脑海里:“你的罪已得赦免!”

就在那个晚上,我宣泄了自己所有的沮丧,平静且出人意料。正当整个人都出于低谷时我发现了某种力量,它可以激励我去过一种向往已久的充满公正且怜悯的生活。这也证明了赞美诗的确是对的:“我们软弱,只有祂刚强。” 承认自己的罪和软弱让我学会谦卑,也让我渐渐明白只有认识主耶稣——那位爱的源头,我们的生命才能发生彻底且有果效的改变。

自从那个晚上以后,我读经越来越多,并且不断地寻找其他基督徒,也用逻辑思维了解耶稣。身边的朋友包括男朋友在内,都非常担心我会变成一位狂热的宗教分子。实话说,我自己也有一点小担心。最终,我没有再和以前最亲密的朋友往来。因为在他们看来,由一名理性的无神论者转变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实在是过于荒谬。他们无法理解我在承认自己为“罪人”之后得到的那种释放,相反,他们为此感到焦虑,担心我是在论断他们,对他们吹毛求疵。其中一个朋友告诉我:“我实在是无法理解,像你这样聪明的人,怎么会接受诸如罪和宽恕的大话。” 但是对于我来说,假若这个世界没有主耶稣,那才是无法理解的。

我再也不会相信人类能够依靠自己来确立一套理性的道德规范并严格地遵守它。我们本是软弱的人,并且因着我们的骄傲、自私和冷漠,我们时常会得罪他人。所以,现在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再立足于当前的社会是否需要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政府以及更好的交流。我们真正需要的乃是拯救而不是改善。关于罪的基本概念告诉我们人是有缺点的,需要上帝的帮助和医治,依靠自己的努力乃是徒劳的。

所以,当我离开斯坦福大学时即便依旧热衷于社会公正,但我已经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了。斯坦福大学的确给予了我很多机会,让我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女人和积极分子。其关键的区别在于我知道自己所有的力量都是来自于每天对主耶稣的依靠,只有借着祂的大能,我的品格才能得以日益更新。我依然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我现在了解必须从每一个生命的改变才能看到世界的改变。